首页

y优美之家

时间:2025-05-29 20:45:19 作者:人民网评:为劳动者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 浏览量:27579

  中新网广州10月17日电 (记者 王坚)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7日通报称,该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詹海刚团队取得了重要科研发现,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关键机制。

  詹海刚团队16日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Common occurrences of subsurface heatwaves and cold spells in ocean ed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突破了次表层连续观测数据严重匮乏的限制,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介绍,海洋热浪(heatwaves)和冷浪(cold spells)分别指温度超过一定阈值的持续性高温和低温事件。这些极端温度事件会严重破坏海洋生物栖息环境,造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灾难性后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表示,目前,卫星难以直接观测的次表层更受科学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为该水层栖息着多种重要鱼类和珊瑚,拥有全球海洋中规模最大、开发最少的鱼类种群,在全球碳循环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连续的观测数据非常匮乏,常用的参数提取与机制分析方法难以全面应用,目前对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发生特征与驱动机制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称,该研究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与表层极端温度事件在时空分布与物理机制上的巨大差异,指出仅从海表温度信息无法准确探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相比之下,卫星遥感的海面高度异常能较好地捕获海洋涡旋活动的信息,因此可以成为探测次表层热浪/冷浪,尤其是强热浪/冷浪事件的一个关键指标。另一方面,由于涡旋对次表层温度、溶解氧和浮游植物的影响机制相似,因此该研究对理解和预测全球变暖影响下次表层海洋贫氧、浮游植物藻华等极端事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据悉,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等共同资助完成。(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青海油田多措施提升气井生产能力 日增气超140万立方米

“最近迷上一个短剧,虽然每集只有一分钟,但我看得停不下来,谁来拿走我的手机······”这是一位海外观众在社交平台上的“抱怨”。而这部让她欲罢不能的短剧就来自中国。

宠物伤人、知假买假……这些民生案件被最高法工作报告“点名”

关于特斯拉FSD在国内落地时间,上述特斯拉中国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推送时间,但我们一直在持续不断推进FSD在国内的落地”。

女子做抽脂手术时死亡,官方通报:院方全责

近年来,政法机关深入调研分析个人信息保护现状,聚焦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的难点、盲点,出重拳、下狠手,强化防管结合,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为进一步推动文化艺术类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激活海外艺术设计类留学人员创意潜能,搭建连接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舞台的桥梁,本届大赛特设文化创意设计领域项目参赛报名通道。

中央音乐学院师生走进澳门学校社区

此次入选的8家“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单位分别为,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陆县第一小学、中阳县城南小学校、临汾市益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晋城市城区好好学咨询中心、大同市平城区启航珠算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